五十载追梦万里稻香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初秋微风掠过闽中丘陵,一股香甜的稻谷味儿扑面而来。再生稻品种“内6优7075”试验田里,一场现场测产验收活动正在紧张进行。
田块丈量、收割、水分测量、称重,一系列工序有条不紊,“平均亩产857。01千克!新品种丰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仔细检查本子上的所有记录,坚定地说出了丰收数据。田埂上,稻农、研究者热烈鼓起掌来。
头戴草帽、双脚踩泥、手掌粗糙、面庞黝黑……眼前这位年过八旬的老者,多年如一日关心着老百姓的饭碗,“粮食安全的基础在种业,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我们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很多人都吃过他培育的稻米。
为实现“让大家都有一碗饭吃”的目标,谢华安从1972年便开始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同时担任三明南繁领导小组组长。他带队前往海南三亚,在那里开启了长达50年的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生涯。
“追着光和热,忍着苦与累。”睡稻仓、守田埂、战高温,谢华安长期“泡”在南繁育种基地,收获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当时的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恢复系主要从国外引进,稻瘟病抗性较弱。“不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是没有前途的。”谢华安决心解决抗病问题。
1981年,经过无数次杂交试验,谢华安成功育成了抗病新品种“汕优63”,经过5年制种技术研究、南方稻区试验、中晚稻区试验后,“汕优63”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近10亿亩,增产粮食700多亿斤。这个集“高产、优质、抗病和广适应性”的水稻品种还是不能让谢华安满足,他希望有更好的品种取代它、淘汰它。
“粮食安全始终是‘国之大事’,努力让粮食丰收、让人们吃好饭,是我一生的追求!”81岁的谢华安,依然活跃在稻田中。他说:“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要做更多的研究。”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3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