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社会现象(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这种情况主要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时候盛行,我就打个比方。
咱们知道以前的货币多为金银铸成吧,因为这两种天然金属本身就足够稀缺,因此用来作为货币的话非常靠谱,而且面值一般都和贵金属本身的价值挂钩。
但货币的发行总得是个政府行为吧,而金属货币他是可以被重铸的吧~
然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枚西里克银币是这样的,假设说它的面值是一块钱
但有些人就会把银币的边缘刮掉一点,就变成了这样,而刮掉的那些碎银屑可以拿来重铸,这样一来,20枚银币都挂掉一点边角产生的碎屑就能重铸一枚银币。也就是说,原本的20块钱就变成了21块钱
你刮一次,我刮一次,最后一枚西里尔银币就变成了这样...
但这枚银币本身代表的是一块钱啊~ 所以大家在交易的时候都会倾向于把这种处理过边角料的货币(也就是劣币)先用出去,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再用完好的银币(良币)了,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这里还有个故事,艾萨克·牛顿早年在铸币局上班,当时英国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很严重。因此牛顿给硬币设计了锯齿状的边缘,而财政局也下令不准流通缺边的硬币,这样一来算是控制住了那帮人削边角料重铸货币的脏套路。
当然,这只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字面含义,他实际上在生活中的适用场景很多。
比如薛兆丰老师也讲过一个故事,战俘营里的经济学
一般战俘营里头往往会以香烟作为货币,而人们往往会倾向于在香烟里头掺草、掺头发丝之类的来替代部分烟丝,而被替代的烟丝则可以用于制造新的香烟,这也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再比如现在咱们的自媒体圈子
早先很多作者就是纸媒投稿出生,或者本身就是作者、学者,对一些事物的观察非常独到,有自己的见解。但写一篇文章需要花费自己很多精力去查阅资料,捋通顺序,深入浅出。
但等到自媒体大爆发之后,很多工作室跑出来了,他们很多没有能力自己去做出优质的文章。但可以抄啊~ 反正有流量就能赚钱,因此出现了一大批抄袭、洗稿、伪原创的营销号。
或者说,干脆就起个骇人听闻的标题,内容则一篇水,只要用户点击了,流量也就在了,而且这群标题党营销号的产量还特别大,持续产出下平台的流量、利润也往他们身上靠,久而久之,认真写文的人没有流量,没有收入,就不干了。剩下的都是营销号,这也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