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有哪些单位(哪些单位是属于事业单位)
谢邀!
事业单位,是指由中共中央、国家政府及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近年来,有社会资本举办的民营事业单位出现,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一、事业单位不是政府机构
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一般是党和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党政机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
事业单位由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其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合并、分立、撤销,经中央及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机构编制部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依法审核,登记注册,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后,方可开展活动。
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名称为中心、会、所、站、队、院、社、台、宫、馆等字词结尾,例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卫生监督所、银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
二、特殊类型的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中有一个特殊类型的事业单位,既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参公事业单位)。
参公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行政执法职能,原来多是党政机关工作部门,在多次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因缩减党政机关机构限额,压缩行政编制,而退出党政机关工作部门序列,转为事业单位,但仍然具有行政职能、行政执法职能。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具有行政职能的参公事业单位,将不再保留,或转为行政机关,或将职能划转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参公事业单位,将改变各部门分系统多头执法,整合为综合执法。
三、事业单位的类型
事单位按照经费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多为公益性、非盈利性、服务性事业单位。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财政全额供养,执行标准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及社会保险规定,几与公务员无差别;编制管理相当严格。
这种类型的事业单位中,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多数转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二)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财政差额(定额)拨款事业单位,多为有生产经营性收入,但不足以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开支的公益性单位。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财政予以差额(定额)补助,同样执行标准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及社会保险规定;但视生产经营、经费状况不同,工资、福利待遇有的单位可能高于国家规定,但有的单位时有不达标准、不足额发放、拖欠情况发生;编制管理相对严格。
这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改革中,以生产经营为主业的单位将转制为企业。
(三)自收自支及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多为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自负盈亏,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没有财政支持,特别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意既与企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执行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或实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及工资福利制度,拥有较为宽泛的工资福利自主权,但必须按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编制管理相对宽松。
这二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将全部退出事业单位管理序列,成建制的转制为企业。
四、分类改革后的事业单位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意见,2020年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事业单位重新分类定位,分为二种类型。
(一)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卫生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型事业单位,非盈利性,财政全额拨款,几与公务员无差别,稳定性好。
其特性有两点:一是没有收费职能和权力,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二是由财政全额拨款供养(部分乡镇卫生院除外。)
(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承担高等教育、非盈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型事业单位,工资和福利待待遇来源自身营收和财政补助二部分构成,分化比明显。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