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文版(碳卫星有什么作用)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面监测全球CO2浓度分布情况,我国发射了首颗CO2观测科学实验卫星TANSAT,这是暨日本GOSAT卫星和美国OCO2卫星之后的第三颗全球“嗅碳”卫星。
这颗碳卫星肩负着怎样的使命?到底有什么作用?
CO2探测技术成为“嗅碳”的首要突破点,然而极大的技术难度使目前全球仅有两颗卫星在轨工作。一是日本于2009年成功发射了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呼吸”号(GOSAT)卫星,另一个是美国2014年发射的OCO-2卫星。也是在2015年12月22日,美国NASA公布了首张全球CO2分布图,其中中低纬度部分地区的大气CO2浓度突破了400ppm。
NASA公布的首张全球CO2分布图
2009年,国家遥感中心组织专家组开始中国碳卫星的前期战略研究工作;2011年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中国碳卫星)正式立项。项目目标研制并发射一颗“以高光谱CO2探测仪、多谱段云与气溶胶探测仪为主要载荷的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建立高光谱卫星地面数据处理与验证系统,形成对全球、中国及其它重点地区大气CO2浓度监测能力,监测精度达到1-4ppm。
碳卫星载荷系统
碳卫星最终实现全球观测,还需要卫星平台实现灵活的观测模式。CO2探测仪与卫星平台配合,通过主平面天底和耀斑两种主要观测模式,才能对全球陆地和海面路径上CO2的吸收光谱进行精确测量。为保证在轨获取光谱数据的精度,载荷需要进行对日、对月定标,这也需要卫星平台频繁调整姿态、翩翩起舞。中国碳卫星绝对是地球之上的灵魂舞者。
碳卫星发射运行后,科学数据将依托风云系列地面接收站资源完成数据下传。这些数据并不是直接可用的CO2浓度分布,需要经过气象学家进行高精度的全球CO2分布反演计算,才能最终成为全球CO2观测数据产品并共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