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选25篇(初中生在做语文阅读理解时,总是流于浅层理解,离标准答案有距离,如何突破此学习难点)
发布时间:2022-09-24 21:25 浏览:
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语文历来不是我的强项。虽然我在军事、历史、社会、文学等方面的阅读量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我依然无法切实稳定的做好语文阅读理解。
即使如此,我还是有一些想法不吐不快。
前几年鲁迅的一个段子在网络上火了【鲁迅:“晚安!”。语文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暗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段子扯了一点,我相信没有哪个语文老师会做出如此二货的解读。但是引起个共鸣却不少,很多人都在吐槽语文过分解读的问题。还有人引述出鲁迅《野草》中的“一颗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作为补充。借鲁迅之口说“我写的时候真的没想这么多!”
鲁迅已经故去多年,当时有没有想多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但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对文章的理解如何能有“标准答案”呢?数学、物理的美在于严密的逻辑与思考,是精密严谨的科学美。语文的美在于我们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历带入其中,去感受文章作者的喜怒哀乐,与他来一场超越时空的交流。语文阅读从一开始就不该是个标准、严谨的东西,又谈何“标准答案”呢?
阅读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做过百无聊赖之时拿起语文书读几篇文章。我也相信没有几个学生会去读数理化课本缓解精神。但是,在六大主科当中,糊弄作业最多的却有语文这一科。
这不是语文的错,而是语文考试方法的错。语文这种生硬的考试方式,让语文的魅力大大降低。阅读理解也成为了无中生有、过分解读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