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制的实质(历史上的井田制真的存在吗)
发布时间:2022-09-24 09:57 浏览:
最早出现井田制的说法来源于《周礼》,每八家各有一百亩是为私田,其中一百亩是为公田,有《诗经》为证。后有人称井田之井为长方形而不是正方形,关于最早《周礼》钟井田制早已经成为中外学者争论的渊薮,更有人说井田制整个不可能,全部系杜撰。
我们今日以长时间远距离的姿态观测,《周礼》确在很多地方表现当时行政的精髓,其实际作者是谁无关宏旨。倒是“”王晚千里,外有九服”的一种观念,却只用书中一-两句话,就已解释得明白。其症结则是中国的中央权力,在技术尚未展开之际,就先要组织千万军民,所以只好先造成理想的数学公式,向下笼罩着过去,很多地方依赖理解能力,不待详细的实地经验。
我自己曾考唐朝均田制度遗下的资料,也看过宋朝财政的数字,以及明朝的统计,回来对井田制度的结论,则是在平地分田割土如切豆腐干,非不可能,如果确有此种机会,中国的官僚就会按文字行事。可是实际上最理想的办法,通常也不过将假设的几何画案迁就于实地,按情形打折扣,再次之,正方形之井妥协而成长方形,甚至百亩变成七十亩五十亩,八家以七家六家顶着算数,都无不可。总之,有如王德和九服,其用几何围案作理想的标准,不出“间架性的设计”(sareidiein), 这是立法的基点,不是实际考成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