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的判断 有图片(50岁男子小腿上盘踞的血管像“小蚯蚓”一样,是什么病)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记起儿时的邻居家,有一位拉板车大伯(60年代)。
每当夏季的傍晚在外乘凉时,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孩,就喜欢用小手去抚摸大伯那双又短又粗的小腿,因为它上面就长了很多的“小蚯蚓”。
当孩子发出一连串的“疼吗?难受吗?是怎么弄成这样的?”问题时,大伯总是笑呵呵地摇摇头回答:“这不疼也不痒的,难受个啥?小傻瓜蛋们,这是大伯挣钱养家累的哦!”
长大以后,上了大学才知道,这小腿上长着“小蚯蚓”的人还不少呢? 10个人当中差不多就有1个;如果父母中1个人有,那他们子女有的几率会提高2倍;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那子女十有八九都会有。
那么,这小腿上长出的“小蚯蚓”究竟是个啥病?可以治吗?平时要注意哪些?怎么预防呢?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小腿上长出“小蚯蚓”是个啥病?
这小腿上长出的“小蚯蚓”还真的是个病,且有名有姓,在医学上叫“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如果用专业术语来解释,就是指我们身体下肢表浅静脉,由于它的瓣膜功能出了问题,导致静脉内的血液逆向流动,这样就造成静脉内的血液淤积,滞留,从而引发了静脉内的压力上升;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这些累及的静脉壁就会发生扩张,膨出,甚至迂曲,尤其是迂曲,图案就像“小蚯蚓”一样。
以上就是小腿上“小蚯蚓”的来历,以及它的病名。
实际上,小腿上的“小蚯蚓”还有一个小名,叫小隐静脉曲张,它主要长在小腿上;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叫大隐静脉曲张,范围较大,可以在整个下肢都分布。
小腿上的“小蚯蚓”是怎么形成的?
那么,这个小腿上的“小蚯蚓”是怎么形成的呢?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小隐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是下肢静脉壁结构的异常,再加上静脉高压共同形成的。
那么,它是如何造成静脉壁结构异常的呢?这就涉及到一些基础病因了,如先天性浅静脉壁薄弱;如静脉瓣膜结构,功能障碍等等都可以引发静脉壁结构异常。
当然,一些诱发因素也不能忽视,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工作,如本文开头说到的拉板车的邻居大伯;还有长时间站立不动,下肢活动少,如一些单位的门岗、礼仪工作人员等等。
小腿上的“小蚯蚓”怎么治疗呢?
那么,小腿上的“小蚯蚓”可以治吗?怎么治呢?
目前临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主要分3大类,一是物理治疗;二是药物治疗;三是手术治疗,分述如下。
1.物理治疗:所谓物理治疗,也称为压迫治疗,或者压力治疗,是指通过穿戴弹力袜,或者使用医用弹力绷带,对小腿的外部进行加压。
应当指出,目前临床压迫治疗是适用于大多数患者的,并且疗效确切。但它只能改善不适症状,延缓病情,不能治愈曲张的静脉,也就是说物理治疗属于保守治疗,不能根治曲张。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不仅能减轻症状,而且对于重症曲张患者是必须的选择之一,尤其是那些已伴有活动性溃疡者,或者合并症状明显的患者,又暂时不想手术,那么药物治疗不可避免。
临床常用治疗药物主要有静脉活性药物,纤维蛋白分解药物物,前列腺素类药物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物等等。
3.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治方法,因为手术目的就是去除曲张静脉,消除症状,并防止复发。
而且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进步,临床一些微创手术方法,如腔内激光,射频,电凝等,都具有疗效好,恢复快的优点。
如何预防,避免小腿长出“小蚯蚓”?
那么,除了罹患了下肢静脉曲张以后的积极治疗以外,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如何防范呢?建议从以下8个方面做起。
1.不要长久站立,避免重体力劳动;
2.注意作息规律,充足休息:尤其是中老年人,养成休息时垫高下肢,按摩腿部的习惯;
3.禁“二郎腿”,空闲“勾勾脚”:日常注意坐下不“跷二郎腿”,有空可以“勾勾脚”;因为养成抬腿和勾脚的运动习惯,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静脉曲张;
4.避免烫水泡腿:高温水跑腿,可使血管扩张,加重静脉内血液淤滞,使下肢感到沉胀感;
5.坚持运动锻炼:尤其是骑车,慢走等腿部肌肉运动,可消除腿部疲劳,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6.健康膳食,均衡营养:尤其要防止便秘,减肥减重;
7.合理穿着:衣裤尽量保持宽松舒适,不要束腰过紧;鞋跟尽量平跟,少穿高跟鞋;
8.养成穿戴弹力袜:尤其对于早期患者,要养成穿戴弹力袜,或者弹力绷带的习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怀孕期间,可以考虑穿弹力袜进行保护和预防。
总结:小腿上的“小蚯蚓”属于下肢静脉曲张,具体叫小隐下肢静脉曲张;可以采用物理、药物、手术进行治疗;日常防治建议从8个方面做起。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