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师申论范文(国考申论到底应该如何作答)
海林公考学员运用海林哲理审题法作答申论议论文:
以水为师一一论城市水系的规划和建设(王凯茹)
【真题:2017年国考申论地市级试卷第五题,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5”结尾划线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学员作答1】 以水为师 -----论城市生态水系的规划和建设
(来自天涯社区:海林公考学员王凯茹)
水,柔而能克刚,静而能映物,动而能变化,谓之智慧;水,滋养万物,与世无争,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谓之情操。我们的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当以“水”为主,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更要以水为师,学习它的智慧和情操。
一、以水为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导城市水系规划和建设。
学习水的智慧,就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发展趋势。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规律可循,而现实就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实际可用水资源极度匮乏,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学习水的智慧,于是在城市水系规划与建设中出现了密云水库,南水北调这样的先进案例,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矛盾。
学习水的智慧,就要透彻了解水的习性,遵循水的运行规律。
水能容万物,能解万污,水往低处流,哪里不平哪里就有水,遇险滩可激流勇进,遇平原则缓缓前行。只是如此,已足够我们在城市水系规划和建设中利用并且遵循,学会利用水自身的特性为我们打造“山水之城”的景观,为我们开辟更加便捷的运输道路。
二、以水为师,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城市水系规划和建设。
通过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即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告诫我们城市水系规划和建设过程应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布局。使得我们城市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变成城市的特色,让每一个城市都因其水系变得独一无二。
以水为师,结合城市地理特点让土地与河流、湖泊、湿地相融,在前期规划中尊重民意,集思广益,决策科学,或是以生态城为目标,或是以山水之城为主题,或是以活力水城根本,反对“千城一面”的困境。
三、以水为师,崇尚水的情操,构建人、水、城市三者之间和谐融洽的生态环境。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恰好印证了人与水之间应如何相处共存。
城市水系可净化环境,以水为师也要以水为“镜”,当“一河三湖九湿地”镶嵌在钢筋水泥丛林的都市中,我们的心灵便得到净化。
宣传水的文化,培育水道德,保护水生态,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进一步使人、水、城市三者和谐融洽。
四、以水为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精心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进行水系规划与建设。管理者作为创新城市建设的主体应合理把握机会,创造条件打造城市水系。细流可汇大海,我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扩大水域面积的城市占比,这样能为城市带来的生态效益将数不胜数。也只有这样,“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才能被塑造。
古往今来,上善若水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对于水的崇尚也达到最高境界。水的问题,甚至关乎我们人类的命运,学习水的智慧和情操,将其应用于城市水系的规划与建设,我们才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详见《腾讯课堂海林公考申论直播课程》
海林公考微信hailingong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