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风月国语(为什么说《金瓶梅》是一本奇书)
明代有“四大奇书”,除了大家熟悉的《三国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外,还有《金瓶梅》。这部小说,非常特别,其他三部“奇书”,皆顺利升等,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小说名著”神殿。《金瓶梅》不但没升格,反而一直处在尴尬的境地:人们都忍不住好奇,想要翻一番,过把瘾,却又不敢坦率承认喜欢它,更不敢向子女晚辈推荐它。仿佛喜欢《金瓶梅》,人品和格调就毁了。那么,《金瓶梅》到底奇在哪里呢?
首先,《金瓶梅》的主要人物是普通人,是前所未有的。
在此之前,长篇小说的主角,要么是王侯将相,比如《三国志演义》;要么是神佛仙怪,比如《西游记》;要么是英雄好汉,比如《水浒传》。而《金瓶梅》的主角西门庆,却是一个商人,还是一个三观不正,腐化堕落的主儿。潘金莲等人,也非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或者活泼单纯的小家碧玉,而是沉沦于情欲中的尘俗女子。
其次,以往的小说都赞美肯定主角,而《金瓶梅》对西门庆却是暴露和批评更多。
王侯将相,耍下权谋,不失其气概。神佛鬼怪,炫下法宝,秀秀才智,更符合读者的期待。英雄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替天行道,快意恩仇,怎么不令人歆羡,怎么能不赞美他们呢?《金瓶梅》的主角则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西门庆是商人,居于士农工商四民之末。不学无行,寡廉鲜耻,不读书,见利忘义,骄奢淫逸,纵欲无度,淫人妻女,勾结官府,狼狈为奸,坏事做尽,丑态百出。这种货色,作者即使不特别加以批判,只把他的人生本相呈现出来,自然就有了暴露和批判的意味在。《金瓶梅》之奇,此点极为突出。
第三,不同以往的长篇小说,《金瓶梅》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寻常生活、日常琐事。
以往的长篇小说,描写的事件,或为军国大事,或是神怪斗法,或为英雄传奇,皆非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这部小说,因其主角是普通人,描写的事件,也是常人琐事,并没那么多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场面了。
第四,既然描写的是生活琐事,小说的叙事节奏就比较慢。
《三国演义》短短百十回,就描写了汉末魏晋近100年的历史风云。《水浒传》,通过前几时回,便把梁山的多数好汉形象写完了,除了武松、鲁智深、李逵和林冲等人的形象比较丰满,别的好汉并没有足够多的篇幅展现个性。而《金瓶梅》基本上都围绕着西门庆及他的女人们展开,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等人的形象都比较生动。如果说西门庆的生活场景还算丰富的话,金、瓶、梅三人的生活空间就非常狭窄了,写她们只能对其琐碎无聊的日常生活场景一点点展开。小说的叙事节奏自然慢很多,少了很多长镜头和快拍了。
第五,以往的长篇小说,往往按照时间或者人物为序,线性建构小说的骨架,而《金瓶梅》却是多线并进,多线交织。
小说以西门庆为中心,通过他的活动,结构情节。又以潘金莲等西门家的女眷为线索,推进情节。再通过西门庆家族,写社会、写官场、写各行各业的林林总总。这就构成了多线交织的情节结构。这种结构更丰富,更立体,更接近生活本相。
第六,与人物和情节相应,《金瓶梅》中人物的语言更通俗,它是用当时的“白话”写成的小说。
此前,《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中,虽然也有一些白话运用,但是范围有限,广度有限。到了《金瓶梅》,小说开始大量采用白话,民间的俗语成语,行话黑话,随处可见,却都有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也是其艺术成就之所在。
第七,小说中含有“海量”的性描写,不含蓄、不敦厚、不中庸、不节制,在儒家思想主导的古代中国,着实有石破天惊的意味在。
中国古代的文人,遵从孔子的教诲,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好德甚于好色,讲求伦理,克己复礼,而这些,《金瓶梅》几乎全都抛之九霄外,纵情于享乐,沉沦于肉欲之中。虽然小说的作者,自我辩护说,他这么写,是为了让世人看出好色纵欲的恶果,可小说在描写性活动的时候,却往往沉浸其中,名为宣扬教化,促人迷途知返,实际上却可能有诲淫宣淫的嫌疑。直到几百年后的今天,《金瓶梅》都难以像《西游记》等小说一样,光明正大地走向民间,走向孩童,依然被曾经的孩子、后来的大人们所警惕和防备,禁止他们的孩子接触这一“黄书”。《金瓶梅》之为奇书,于此可见一斑。
更为奇特的是,这样的怪书“淫书”,却能完整地流传下来,并且传之四裔,走出国门,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这本书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仍会作为半“禁书”而存在。不信,你试下,在大陆是否能够顺利买到最为原始的、完整无删节的“词话本”?
更多精彩人文分析,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如觉文章对你有所启发,还望点赞鼓励~~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