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论文400字(如何看待科研「破五唯」后,各大高校从「唯论文论」变成了「唯纵向论」)
破五唯改革已经推行了三五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各高校、各种评价体系对怎么破怎么立都是懵的。有人认为破五唯就是不看论文不看头衔不看奖励,靠同行专家主观评价,有人则认为什么都要看什么都要有,只有论文的,论文再好也没用。
后来慢慢的,大家就看明白了破五唯的真正含义:破五唯破的不是论文、项目、奖励,破的是论文数量、项目数量、奖励数量,立的是论文质量、项目质量、奖励质量。
比如论文,以前有人一年发2、30篇论文,大家看简历就觉得厉害厉害,在各种评价中,一下子就把那些只发了几篇的人给干掉了。各种宣传报道也会吹他有多厉害。但现在,几乎没有人宣传这种事了,甚至没人敢宣传这个了,在现在的学术界,一年发2、30篇文章,是要被人质疑,甚至遭人鄙视的。这就是导向的变化。
想反,如果一个人花了2、3年搞出一个研究,发表了一篇nature,那大家还是很佩服的,国家也认可。因为这种层次的成果,一般人是很难刷数量的,国家需要的就是这种有一篇算一篇的高水平论文,而并不是不看论文。
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测评表里只让学科填报40篇论文,别的论文再多,也体现不了。所以,对学科来说,集中精力来产出40篇高水平论文,远远比发100篇普通论文划算,因此,学校也不会拿钱支持老师们发普通论文。
项目也一样,以前一些学校允许横向项目评职称,只要到校金额够高就行,比如我做10个10万的项目,就比别人一个30万的自然基金要好。但现在多数高校都改了,要么统一要求国基项目,要么要求单个项目金额要超过一定额度,比如50万。这样才能体现项目的质量。
这就是导向上的变化。并不是题主说的唯论文到唯纵向,而从看数量到唯质量。作为老师,你是一个什么层次的人,只看你最高层次的论文、项目、奖励,比如top期刊论文作者、国家重点项目主持人,国家科技奖第一完成人等,其他业绩,就相对暗淡了。
当然,现在我们国家在项目评审、奖励评审等方面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